心靈的甘露,智慧的大餐 2020-11-16T17:27:51+00:00

Project Description

心靈的甘露,智慧的大餐

大埔縣田家炳小學   2016.06.30

赴江西師大參加2016年“首屆大埔縣學科骨幹教師高級研修班”學習有感

6月13日——18日,我們在田家炳基金會的資助下,滿懷著期望與渴盼,聚集在美麗的江西師範大學校園裡,參加 “首屆大埔縣學科骨幹教師高級研修班”的學習。我深知參加本次培訓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,自始至終我都在努力地學習。我認真聆聽胡青教授、孫錦明博士、劉建平教授等專家學者不同風格的精彩報告。專家們針對目前教育教學中教師存在的問題與困惑、教師自我發展能力的培養與提升、新課程新理念等方面做出了具體的理論性的指導,給了我太多的感悟和啟迪,讓我慢慢地認識到了自身的貧乏與稚嫩。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、獨到的教學思想、全新的管理方法,對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無不起著引領和導向作用。下面是我在培訓中的幾點收穫:

一、加強師德修養,展現人格魅力

我對胡青教授在《專業化與教師發展》講座中提到的“師生其實是一種信託關係”非常感興趣。他說“教師其實就是受家長之托,忠家長、學生、國家之事”。尤其他舉出“桶瓢結構”“T型結構”“π型結構”“天字結構”等新型的師生關係時更讓我們耳目一新。

胡教授的報告生動、有趣、有品位。尤其讓我們回味無窮的是他的幽默,不斷激起我們內心陣陣漣漪,讓大家從心理學的角度審視我們的工作與生活。我在教育教學實例中找到了共鳴。說實話,十幾年的教學生涯,我已經開始有了些許倦怠,就像一台機器,不再有靈感。有時只是把教書當成一種職業,一種謀生的職業。胡教授的課程,讓我能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的教育工作,讓我認識到它是人與人之間心靈的交流、智慧的對話、生命的呼喚,是一種能體驗成功、成長與歡樂——孩子的成長與自己的成長,使我在付出的過程中體驗收穫,體驗快樂。有了這樣的觀念,我不再感到疲憊,不再感到困惑,並堅定了信念,樂觀地、全身心地投入到熱愛的工作中去。

二、提高專業素養,掌握教學藝術

教書育人的路上,教師自身要首先勤奮刻苦,不斷自我充電,形成深厚的專業功底,才能培育出各種優秀學生。“實踐–研究–思考–發展”每一環節不可缺少,在研究的狀態下工作,在工作的狀態下思考,在思考的過程中感悟。

本學期,我主持了縣課題《運用微課提高數學教學品質的研究》的試驗,可是苦於缺乏技術的指導,課題的開展一直不是很順利。此次培訓,劉贛洪教授、胡三華教授《微課程的設計與應用》、《教師網路工作室建設和翻轉課堂學習》的講座解決了我半年來的困惑和迷茫,也為我今後課程的順利開展指明了方向。從劉贛洪教授的講課中我不但厘清了微課程、微課和微視頻的概念,還學會了微課程的設計和微課的製作,使我感覺此次學習收穫頗豐。

余華老師是江西教育期刊副主編,他給我們講述了教師敘事報告的寫作方法與發表,給我寫作方面的啟示最大。正如他所說的那樣,我們的一線教師應該在“且思且行”中實現自己的專業成長。以前每次學校佈置寫教學隨筆、教學反思、教學案例等材料時,我都會有一種“書到用時方恨少”的感覺,其根本原因就是平時不注重挖掘和積累教學實踐中的資源、小故事、小事件以及這些帶給自己的思考。余華老師的課,如同給我混沌的心屋中開啟了一扇窗,讓我看到了前進的方向,提醒我要在教學實踐中多觀察、多發現、多積累、多思考,這樣才能做到厚積薄發,有事可寫,有感可言。

三、巧采它山之石,提升自身能力

在學習期間,我們有幸參觀學習了南昌育新學校、江西師大附屬小學的先進經驗。這兩所學校帶給我們更多的是震撼和觸動,先進的辦學理念、一流的辦學設施、高素質的教師隊伍、教育手段的資訊化,無不對教師提出新的挑戰、新的要求。尤其是育新學校“品”文化、“品”字樓、做“有品德的小學生”的教學特色深深震撼著我們。小解說員對校園文化的解說閃爍著教育智慧的光芒,視角別具一格,解讀深入淺出,教育案例鮮活,讓我們知道了多少令他們自豪和驕傲的校園歷史。期間我們還觀摩了《位置》、《天淨沙.秋》、《分數的基本性質》三節優秀課堂。生動的教學課例,讓我們暢享了一場智慧的大餐。

此次培訓內容豐富,學術水準高,充溢著對新課程理念的深刻闡釋,充滿了教育智慧,讓我們開闊了眼界。今後,我將采他山之玉為己所用,納百家之長解我所困,這個過程也許很漫長,也許會走得很累,但我一定會走下去,也一定能走下去。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,雖不能至,心嚮往之”成了我今後的追求。我將在教中學,在教中研,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風采,使自己具備所教學科知識方面的前瞻性,做一個專家型、學者型的教師,為培養出新時期“發現型、發明型、創造型、創新型”的學生而盡心盡力!